021.如胶似漆:中国古代胶黏剂历史故事
日期:2023-05-12 14:04:40
访问量:537
来源:思想盛宴网|北京思想盛宴文化有限公司
早期,人类受到自然界粘接现象的启发,开始使用天然胶黏剂,如淀粉、松脂、血胶、骨胶、天然沥青、石灰等。我国是世界上应用胶黏剂和粘接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4000多年前,我国就利用生漆作涂料和胶黏剂制作漆器。生漆是我国的特产,也称“中国漆”,它是由天然漆树分泌出来的粘性液体。《禹贡·夏书》记载:“兖州,厥贡漆丝。”可见,生漆与丝绸齐名,同为我国古代的贡品。有个成语叫“如胶似漆”,胶和漆密不可分,胶黏剂和涂料(油漆、油墨)许多时候采用类似的原材料制成,使用时都必须具备对物件较强的附着力。用松烟和胶黏剂制成的墨块是我国独有技术,大约在公元3世纪,我国以松烟和动物胶等为原料制成松烟墨,为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齐民要术》“笔墨第九十一”对墨块的制作有详细说明:“墨屑一斤,以好胶五两,浸……皮汁中。”清华大学化工学院赵世琦教授说过一句话很有意思的话:“粘两面的是胶黏剂,粘一面的是涂料(油漆、油墨)。”这很好地说明了胶黏剂与涂料的关系。
“如胶似漆”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意思是“如同胶和漆粘合性很强的物质,若粘接在一起,就不可分离”,比喻两种事物或两个人的关系亲密、难舍难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