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你是否熟悉“煎胶续弦”和“麟角凤嘴”这两个成语?“煎胶续弦”如今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麟角凤嘴”指麒麟的角、凤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贵的东西。这两个成语究竟源自何处? 不知你是否读过唐代大诗人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中的一句诗?“麟角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意思是麟角与凤嘴和平常之物放在一起并不为世人所知,只有当麟角与凤嘴熬制成胶方能显示其珍贵。诗句读起来有些令人费解,但当你读了下面的“续弦胶”故事之后,也许你会豁然开朗,其实诗人是借用了“续弦胶”这个古老的典故。 据汉朝东方朔所著的《海内十洲记》记载:天汉三年(公元前97年),汉武帝深山猎虎,由于力大如神,加之用力过猛,“嘣”的一声,居然将祖传宝弓的弓弦拉断,汉武帝看着断弦,心中不悦。方士李少君便献上了一种“神胶”,将宝弓的断弦粘好,汉武帝将粘好的宝弓用...
α-氰基丙烯酸酯瞬间胶黏剂(Cynoacrylate Adhesive ,简称CA)是单组分、液状、遇潮气瞬间固化型胶黏剂,被粘接表面不必进行特殊预处理,不必加温加压,使用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橡胶与橡胶、塑料与塑料、塑料与金属之间的粘接与定位以及人体组织医用粘接等,常被称为“万能胶”。 α-氰基丙烯酸酯瞬间胶的发明很有趣,其粘接性是偶然发现的,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47年,首先由B.F.Goodrich公司的Alan Ardis首先合成了α-氰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但未发现其粘接性。直到1950年初,Eastman Kodak公司的Harry Coover博士在鉴定氰基丙烯酸酯单体时,不小心把Abbe折光仪的棱镜粘在一起后,从而发现了它的粘接性。之后,1958年,Eastman Kodak公司首先推出了...
环氧胶黏剂(Epoxy Adhesive)是指以环氧树脂为基料的胶黏剂的总称。环氧胶黏剂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两大部分组成,为改善某些性能,满足不同用途,还可加入增韧剂、稀释剂、填料、促进剂、偶联剂等辅助材料。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与含有活泼氢的固化剂按离子加成聚合反应而固化,生成三向立体结构提供最终用途。环氧树脂的种类有100多种,而固化剂的种类则远远超过环氧树脂,实用的固化剂有多元胺、多元硫醇、多元羧酸及其酸酐等。不同种类的环氧树脂与不同种类的固化剂配合,再辅以多种改性剂,可以制成种类繁多的环氧胶黏剂,以满足不用工况和用途。可通过合理而巧妙的配方设计,使胶黏剂具有所需要的工艺性(如快速固化、室温固化、低温固化、水中固化、低粘度、高粘度等),并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如耐高温、耐低温、高强度、高柔性、耐老化、导电、导磁、导热等)。 下...
聚氨酯胶黏剂是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NHCOO--)和/或异氰酸酯基(-NCO)类的胶黏剂的总称。由于聚氨酯胶黏剂含有极性强的活性基团,因此对各种材料都有良好的粘接性。另外,聚氨酯胶黏剂含有柔性基团,可制成弹性较好的胶黏剂,它耐低温、抗冲击性好。可以粘接金属、木材、塑料、皮革、陶瓷、玻璃等材料,广泛用于纺织、建筑、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制鞋、包装等行业。 1937年,德国化学家Otto Bayer与他的同事在I.G. FarBen染料工业公司(Bayer拜耳公司的前身)实验室发现含有活拨氢的化合物能与异氰酸酯发生聚合反应,为聚氨酯化学奠定了基础。1940年,I.G.FarBen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异氰酸酯具有特殊的粘合性能,将三苯基甲烷-4,4',4"-三异氰酸酯成功地用于金属与橡胶的粘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到坦克履带上。并最...
有机硅胶黏剂可分为以硅树脂为基料的胶黏剂和以有机硅弹性体为基料的胶黏剂(包括密封剂)两类。二者的化学结构有所区别,硅树脂是由硅-氧键为主链的三向结构组成,在高温下可进一步缩合成为高度交联的硬而脆的固体;而有机硅弹性体是一种线型的以硅-氧键为主链的高分子量的橡胶态物质。 有机硅化学和聚合物化学是有机硅工业技术的两大基石。英国化学家Frederick S. Kipping教授是有机硅化学的主要创始人,1899~1944年间,他发表了54篇关于有机硅化学的报告。有机硅聚合物化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由瑞士的Staudinger和美国的Carothers创立的。有机硅化学与聚合物化学的结合则是由美国Corning Glass(康宁玻璃)公司的J.Franklin Hyde博士实现的。1930~1936年,Hyde博士研究了聚合物理论并...
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也称为“反应型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胶黏剂由于固化速度慢、性能一般而发展不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发出新型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又名第二代丙烯酸酯胶黏剂(SGA)。该胶黏剂操作方便,固化速度快,可油面粘接,耐冲击,抗剥离,粘接综合性能优良,粘接材料广泛,可以实现金属、非金属(一般指硬材料)可自粘与互粘,因而得到较快发展。 1901年,在德国Tuebingen市的一位名叫 Otto Rohm的博士生发表了一篇博士论文,描述醇钠作用于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所得到的缩合产物,他也讨论了在这些反应中同时形成的聚合物的化学性质。Otto Rohm的博士的这一工作开始了丙烯酸酯单体及聚合物的发展历程,从此各类丙烯酸酯单体及其制成的聚合物-胶黏剂、塑料、涂料等逐步发展起来。 ...
厌氧胶黏剂(简称“厌氧胶”)是指能起粘接、固定、密封作用的具有厌氧固化特性的化合物。厌氧胶在与空气(氧气)接触时保持液体或膏状物,一旦隔绝空气(氧气)后立即反应,迅速聚合成三维固体聚合物,完成粘接和固定、密封,它主要用于紧固件的防松、锁固、轴配件的装配固定、管路及平面密封防漏和真空浸渗等。 20世纪40年代,GE公司的研究人员R.E.Burnett首先发现了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具有厌氧的特性。R.E.Burnett发现,在60~80℃的温度下,用空气处理三缩四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时,连续通入空气液体没有变化。一旦停止通入空气,液体的三缩四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就会发生交联生成固体的聚合物。之后,R.E Burnett通过加入一定量低活性过氧化合物制成了厌氧胶,申请了专利,并发表了厌氧固化机理。 1953年,Ve...
溶剂型胶黏剂是指将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并添加适量的改性剂而制成的胶黏剂,它靠溶剂的挥发而固化。溶剂型胶黏剂所用的溶剂主要有脂肪烃、酯类、醇类、酮类、氯代烃类、醚类、砜类、缩醛类、脂肪烷烃类和酰胺类等多种。其中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乙酮、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烯、四氯化碳、正己烷、溶剂汽油等最为常用。实用应用时往往采取混合溶剂体系,几种溶剂的混用可以彰显协同效应,效果突出。 早在1791年,人们就认识到天然橡胶具有粘接性,当时人们把天然树胶溶解在石脑油或汽油中制成胶浆,再用胶浆制造层压板和防水织物产品。1925年,开始使用环化橡胶,出现了环化橡胶制成胶黏剂。从1939年起,合成橡胶快速发展,这期间出现了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胶黏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天然橡胶短缺,合成...
水基胶黏剂(Water-based adhesives)是指可溶于水的高分子物质溶解成适当浓度的水溶液,或不溶性高分子物质借助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在水中分散成微粒子(乳液)配制成的胶黏剂的总称;简单来说,由能分散或溶解于水中的材料制成的胶黏剂就是水基胶黏剂,也常常被称为水性胶黏剂。水基胶黏剂可分为以下几类:(1)水溶液型:如淀粉或糊精、纤维素及蛋白质类天然胶黏剂,聚乙烯醇、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合成胶黏剂;(2)乳液型或水分散型:如PVAc、EVA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环氧树脂乳液,丁苯、丁腈、氯丁胶乳,聚氨酯乳液等。(3)水性分散液:如水基再生胶或丁基胶等。 水性胶黏剂可以说是最古老一个胶黏剂品种,人类使用水性胶黏剂有着悠远的历史,我国数千年前就已开始使用以水为介质的胶粘物,如用水调和黏土、淀粉粘接石块,用骨胶、鱼胶...
热熔胶黏剂(简称热熔胶)是指在室温下呈固态,加热熔融后成粘稠液态,涂布、润湿被粘物后,经压合、冷却,在几秒内完成粘接的胶黏剂。它是以热塑性材料为基料,并添加少量增粘剂、流动改性剂、增塑剂、填充剂、防老剂等经熔融混合而制成,有粉状、粒状、棒状、块状等形态(如下图所示),具有固化迅速、无污染、无公害等特点,所以热熔胶黏剂享有“绿色胶黏剂”的美称。 热熔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人们使用沥青、石蜡、松香等天然材料熔化后粘接器物,这些材料可以称为天然热熔胶。由于这些材料存在强度低等缺点,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直到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才使热熔胶有了广泛的发展前景。最早研究应用的合成热熔胶为热塑性的聚乙烯树脂,尽管聚乙烯是非极性聚合物,粘合性差,但由于嵌入、铆钉等机械作用,用它粘接多孔材料如木材、纸张、布类时也有一定的粘接力,加上聚乙烯价格便...
压敏胶是一类使用过程中无须借助于溶剂、热或其他手段,只需施加轻度压力,即可与被粘物粘合产生实用粘接强度的一类胶黏剂,它通常被加工成胶黏带、标签或各种片状制品来应用。压敏胶的主要成分包括各类橡胶(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丙烯酸酯聚合物和各类树脂(如石油树脂、萜烯树脂、萜烯酚醛树脂、松香树脂等)。压敏胶黏剂的特点是“粘之容易、揭之不难、剥而不损”,能在较长时间内胶层不会干涸,因而压敏胶黏剂也称为不干胶。压敏胶制品是指将压敏胶涂覆于各种基材表面形成的制品。通常来说,压敏胶制品可以分为压敏胶黏带、压敏标签和医用压敏胶制品三类。压敏胶制品基材包括织物类(如棉布、玻璃布或无纺布等)、塑料薄膜类(如PE、PP、PVC和聚酯薄膜)、纸类(如牛皮纸、玻璃透明纸等)等。压敏胶制品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从办公、包装用的胶带,到涂装、刻蚀用的遮蔽胶带;从电工、电器用...
紫外线固化胶黏剂(也称“UV胶”)是一种在紫外线照射下快速固化的胶黏剂,广泛应用于玻璃与珠宝业、玻璃家具、医疗、电子、电器、光电子、光学仪器、汽车等领域粘接。 紫外线固化胶黏剂与一般胶黏剂相比,尽管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需要UV固化设备、被粘物必须有一面透光等,但UV胶还是有着十分优越的特点,它完全符合“3E”原则,即Energy(节能),Ecology(环保)和Economy(高效、经济),它有着如下不可替代的优势:①无须混合的单组分体系;②固化快,可控制,以秒记; ③无溶剂、环保、无污染;④适合高度自动化施工。 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先把紫外光固化技术应用于感光树脂印刷版的制造。1968年德国拜耳公司开发出不饱和聚酯光固化涂料,UV涂料开始广泛使用。1972年,美国Sun化学公司、Immont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