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康有为(1858-1927),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他是晚清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君主立宪,提倡权力制衡。康有为曾在甲午战败后,联合1300多名举人发起了“公车上书”,并凭借这些举动进入了光绪皇帝的视野。后来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以他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戊戌变法,但却以失败而告终,后来康有为流亡国外。大清朝灭亡后,康有为又成了铁杆“保皇派”。 康有为最知名的著作非《大同书》莫属,该书于1919年由上海长兴书局印制发行,193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十卷本。康有为自称早在1884年就开始“演大同主义”,1885年就“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1898年秋,康有为流亡日本时,已有稿本20余篇,1902年避居印度时,最后成书。1913年该书的甲部和乙部发表在《不忍》杂志上。 ...
历史是符合逻辑的,未来是飘忽不定的。事后的合理不等于事先的确定性。人的一生总是在追求确定性,认为只有获得确定性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全。事实上,确定性是不可能追求到的。而只有意识到确定性并不存在,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安宁。 交易者能否长期获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股市的随机性和交易者追求确定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人性固有的弱点如贪婪与恐惧、期望与侥幸、轻信与盲从、自负与顽固等,注定了大多数股市交易者是失败者。 我们永远不可能认识事物的全貌,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冰山的一角。未来的行情谁也无法精准地预测,在我看来,任何时候的行情都是拿自己的筹码赌出来的。事实上,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走,股市交易是概率游戏。长期盈利不是靠你预测行情获得的,靠的是“当你做对的时候尽可能多赚,当你做错的时候尽量少亏。” ...
剖析一下股票交易过程,大致总有几个步骤。我们从制定交易规则开始,搜集、研究信息、形成判断,然后开始买卖股票;入市操作后市场不断变化,给你盈或亏的结果;最后盈和亏的结果必然对你本人发生作用,产生悲或喜的情绪,影响到你下次的买或卖。上述过程循环往复,于是人们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如下循环状态:买或卖→盈或亏→悲或喜→买或卖→盈或亏→悲或喜…… 在这种循环过程中,交易者会产生如下情绪,从而影响交易者的操作行为: (1)贪婪和恐惧:赚的时候还想赚得更多,赔的时候害怕赔得更多。 (2)自信或自卑:如上所说,在判断和决心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常常根据自信程度来下决心或是不下决心,等于给自己添加了第二道安全门。如果之前的投资结果是盈利的话,通常你的信心会增强,对自己的下一次判断觉得更有把握;反过来,通常你可能会更加自卑、感觉...
股市魅力无穷! 股市的魅力在于波动,股市的波动使有的人赚得盆满钵满;股市的风险也在于波动,股市的波动使有的人赔得家破人亡。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冒险的冲动就无时无刻不在咬噬我们的心灵,所以我们完全理解为何有如此之多的投资者,当他们亲自到股市中去捕捉“黑马”时,会显得精神百倍。 一个人一旦上了股市这条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尤其是在第一笔交易有了盈利之后,人性中的投机欲望,更像是决堤之洪水,势不可挡。他会沉溺于交易不可自拔,他会变得无比地固执和自信,这往往是赔钱的开始。赔钱使交易者感觉十分痛苦,大多数交易者无法忍受连续出现重大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他会像赌场中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完全失去理智。他企图挽回损失,越赔越想下大赌注,结果造成更大损失,甚至输光。如果你让一个人进天堂,就让他到股市;如果你让一个人下地狱,也让他...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春夏秋冬,草木荣枯,生长壮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事的发生、发展、壮大、消亡,都处在循环之中。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任何事物都摆脱不了周期的循环。 自然界的循环源自地球、月球绕太阳运转的轨迹,而人类、社会的兴衰则由于人类好逸恶劳、唯利是图的本性。穷则思变,人经过奋斗变得富有;富有了又变得骄奢淫逸,不思进取,由富变穷。所谓的“穷者更穷,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只在一定的时间段适用,放在更长远的周期中是不成立的。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在社会生活方面会更早成熟呢?因为更早地品味世间的酸甜苦辣,从而调动了自己积极行动起来克服困难,也促成了自身的进步与成熟。如果人所面临的是很糟糕的环境,他就会产生一种忧患意识,积极进取,以求尽...
在17世纪欧洲人到达大洋洲之前,人们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他们见过的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其他颜色的天鹅。经验主义让当时的欧洲人认定天鹅就应该是白色的,至于是否存在其他颜色的天鹅,根本没人去考虑。直到1697年,探险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只黑天鹅,才将这一被人们认定为“真理”的不可动摇的观念推翻。 人们很容易被自己的思想束缚,总认为多次发生的事还会再次发生,而当其再次放生时,以往的经验就排上用场了,所以人们很喜欢凭经验办事。当偶尔发生与经验相背离的事件时,人们就傻眼了。更要命的是这种事件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完全超乎了人们的预料。这种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被称为“黑天鹅事件”(“Black swan” Event)。 虽然黑天鹅事件鲜有发生,然而一旦发生,就足以给人们现有的生活或理念带来重大冲击。然而可笑...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能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 原文是这样的: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大家都熟悉“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它批评人们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看到这个典故,我们都会笑话宋国这个农民的无知,但想一想: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不也同样存在固守成见和惯性思维吗? 《守株待兔》是“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的一个极端案例。路径依赖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第一个使“路径依赖”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斯,他由...
“随机性”是指偶然发生的事情,随机性就是不确定性。如果你把偶然当成了必然,把随机性当成确定性,你就被“随机性”愚弄了。下面略举几例,如果它时常发生在你的身上,说明你还在被“随机性”愚弄。 (1)有一天上班,你很偶然地在某一个地点下了车,正好那天你买的股票赚了很多钱或者碰到了别的高兴事,结果以后每天你都想在那个地点下车。或者,你是否仍然相信“左眼跳财,右眼跳祸”? (2)乘汽车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坐飞机发生事故死亡的概率,你是否仍然觉得乘汽车比坐飞机安全? (3)我们经常听到“我亲戚吃这个药好了”或者 “我一个朋友去找了那个医生” 等等,当你碰到类似的情形,是否也会吃“这个药”或找“那个医生”? 我们太容易被“随机性”愚弄,上述三个问题可以归结为“路径...
1989年,日裔美国人法兰西斯·福山的一篇名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激起了热烈的讨论。福山认为,历史将终结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而就在几个月后,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福山因此名声大噪。 1992年,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进一步阐述其核心观点。福山指出:“我们看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冷战的终结,更是这样一种历史的终结,即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以及作为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普遍化。” 如果西方在冷战中的胜利意味着“历史的终结”,那么,为什么在历史“终结”之后还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历史发生?中东、泰国、乌克兰等地的各种“民主乱象”,美国、欧洲民粹主义的崛起,还有“中国模式”的产生。20多年来,福山赢得了众多掌声,也尝到了众人扔来的“臭鸡蛋”。 福山曾于...
“思想者互动群”伴随着共和国69周年华诞而建立,是配合“思想者札记”公众号而设立的读者互动群,其宗旨是“思想碰撞、心灵互动,共同探讨自然、社会、人生的问题。” 10月1日~7日,“思想者互动群”迎来了首批118位群友,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也有在校大学生。 建群期间,我让大家谈谈中美贸易战。出乎意料,群友们引经据典,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大家无不揪心,股市大跌、人民币贬值、出口和经济受到影响,贸易战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中美贸易战的起因是什么?其影响及前景如何?下面我借老张、David王、大李、小赵4位典型人物之口,来汇总一下百姓眼中的中美贸易战。 “我觉得这几年中国太张扬了,动不动‘厉害了,我的国!’穿天入海,好像我们无所不能!东海、南海的一系列动作,能不引起美国的...
我所写的《中国现代文明应该在“五伦”基础上增加“第六伦”》(见11月19日“思想者札记”公众号)一文引发了不少网友的争议,在此有必要做进一步阐述和解释。 我文章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妻、朋友、长幼)基本讲的是熟人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如今已经进入了科技和市场相结合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陌生人之间道德准则的缺乏,是导致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诚信缺乏对当今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假冒产品、不法商人、诈骗案频发……为此,现代中国应建立第六伦——“生人以诚”的概念来定义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传统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重塑现代社会的诚信的基础。 网友阿江留言:君臣之伦已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了,人人平等已成共...
科技和市场的结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公平与效率的调和则是社会繁荣、长治久安的基础。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如今已经进入了科技和市场相结合的现代社会,而现代商业社会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既有和现代文明相契合的成分,又有需要改进的方面,还有需要重新发现的部分。比如道家主张政府无为而治、与民让利生息,正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儒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勤俭的道德观,对于积极进取人生的鼓励,都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石。而儒家的家国情怀又是奠定有为政府、统一大市场的思想源泉。当然它对于个人在集体中地位的观点却可以与时俱进。墨家因其对个人价值的尊崇,对和平、兼爱、正义的坚持,对逻辑思维、朴素科学精神的探索,极有可能在现代文明时代成为和儒家思想同样重要的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观念,比如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