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20世纪70年代:自力更生,硕果累累
日期:2023-05-12 14:17:14
访问量:569
来源:思想盛宴网|北京思想盛宴文化有限公司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加上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国胶黏剂的研究只能立足于自力更生。1970年,北京有机化工厂经过自行设计研究,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套聚乙烯醇1788生产装置。1972年,航空部621所“自力2号”结构胶黏剂通过技术鉴定,标志着我国自力更生研制胶黏剂取得了重大成果。自力更生,众志成城。20世纪70年代,在众多胶黏剂研究单位的努力下,中国胶黏剂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航空结构胶:1972年,航空部621所郑瑞琪、赖士洪等人研制成功“自力2号”结构胶黏剂。20世纪70年代初期,根据国防工业的要求,黑龙江石油化学研究所王致禄等人研制出耐温350℃高温胶J-08(用于航空仪表中)及耐温450℃高温胶J-09;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结构胶的耐水性能,黑龙江石油化学研究所又研制出耐湿热老化性能优异的J-15结构胶,成功用于“水轰五”水上飞机的船舱承力粘接壁板和某歼击机扩散器的粘接中,以及某项核能工程设施中。之后,黑龙江石油化学研究所配合无孔蜂窝工艺的研究,开发出无孔蜂窝结构用改性环氧高温固化结构胶。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了中温固化环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