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可用第三方注册登录,可直接用手机注册,登录后支付需要的课程。

返回
会员注册

049.台湾地区胶黏剂、胶黏带发展回顾

日期:2023-05-12 15:08:04 访问量:358 来源:思想盛宴网|北京思想盛宴文化有限公司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胶黏剂(台湾称“接着剂”)的发展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演进。20世纪50年代,胶合板工业快速发展,促进了脲醛胶黏剂、聚醋酸乙烯胶黏剂、EVA胶黏剂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制鞋业、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氯丁-酚醛万能胶、热熔胶等得到了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复材工业的发展带动丙烯酸乳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无纺布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水性PU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电子、半导体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UV胶、环氧胶、有机硅胶的快速发展。各个产业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胶黏剂材料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从1956年开始工业化生产脲醛胶黏剂开始,台湾地区胶黏剂工业不断发展,1983年产量为19.67万吨,2002年产量达32.62万吨。 1956年,长春人造树脂厂开始脲醛树脂胶的生产,成功取代天然胶黏剂,带领台湾胶黏剂跨入了合成胶黏剂时代。长春人造树脂厂是由三位台北工专(台北科技大学前身)毕业的三位校友林书鸿、廖铭昆、郑信义于1949年创办的,创办初期主要是利用进口原料做塑料加工,之后自制电木粉。1953年,进一步开发脲醛成型材料,开始进入进口替代阶段...
这是付费章节啦,需要购买后才能阅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