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可用第三方注册登录,可直接用手机注册,登录后支付需要的课程。

返回
会员注册

  • 088 成也文化,败也文化
    088 成也文化,败也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企业战略、制度体系、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 我们把企业文化分成形象、行为、制度和价值观4个层次。通常,我们认识一个企业总是从它的外在形象开始的。这个形象包括它的名称、商标、产品、宣传手册、广告、办公环境以及员工服饰……这些表现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形象层,也称物质层。它们往往是可听、可见甚至是可以触摸得到的,位于企业文化的表层,距离企业文化的核心和本质也最远。它们也是企业文化中最多变、最容易被扭曲的部分。企业文化的第二层是行为层,其要素包括向客户提交产品是否按时和保证质量,对客户服务是否周到热情,上下级之间以及员工之...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41:24
  • 087 企业需要大股东
    087 企业需要大股东

    2014年,我们4位合伙人艰苦创业、辛苦经营了20年的企业最终卖掉,主要原因是4位股东平均持股、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大家的经营理念差异越来越大,在公司重大经营和发展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面对这种情况,4位合伙人都感觉很无奈。由于没有一个人能控制公司的局面,大家认为也许把“女儿”嫁人是最好的选择。通过这件事,我本人在不断反省,认为企业需要大股东,把企业做成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才能成为百年老店。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古老的寓言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办一件事,如果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企业的股东同样忌讳搞大锅饭,如果股东股份过于平均,会造成不会有任何一个股东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命根子”来做,特别是当企业面临危机时,没人会挺身而出。大家都想搭车而不想负责任,其结果必然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喝。 ...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40:27
  • 086 过去的成功是一把“双刃剑”
    086 过去的成功是一把“双刃剑”

    “就让每一刻,掌握在你手中,别让它溜走。”这是20世纪90年代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柯达风靡中国的广告歌曲。看来“别让它溜走”是不可能了,有着130年历史的柯达2013年破产,被分拆成两家公司,柯达胶卷在历史长河中只能留下那“美好的一刻”。 1881年,乔治•伊士曼研制成功一种照相材料——干式感光乳剂并组建了伊士曼公司,1888年,伊士曼推出一种小巧简便的照相机,并把相机命名为“柯达KODAK-1”。1901年,伊士曼柯达公司成立。20世纪50年代,柯达公司研究出一种更为简单的照相机,也就是人人皆知的“傻瓜相机”。1968年,该相机全球年销量达到了2000万部,这是单一品种相机所创下的空前绝后的最高销售量。伊斯曼柯达公司在制造简单易操作的相机同时,还开发高质量的胶卷,一度被认为全世界质量最好的胶卷,柯达胶卷最高曾拥有70%的市...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39:16
  • 085 从巅峰到低谷
    085 从巅峰到低谷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一些业界巨擘轰然倒地:安然、世界电信、凯马特、宝丽来、安达信、施乐、雷曼兄弟……这些大企业都有着自己辉煌的历史,为什么它们会陨落?每个公司倒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通过认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失败背后的一些规律。而了解这些,无疑对所有企业都大有裨益。 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说:“昨日的成功秘诀通常是今日的过时教条。”成功不仅带给企业荣耀和满足,还带来很多“副产品”。成功掩盖了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带来了管理者的自负,使公司上下沉醉于过去的胜利而放松了警惕。这些因过去的成功而盲目自信、僵化闭塞的企业被称作“行尸型企业”。它们普遍不顾事实,排斥负面信息,并且越成功的企业,就越容易出现这种倾向。 过去的成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引导企业成功,也会使企业在新的环境下走向僵化。固特异轮胎在危机中弃旧图...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37:57
  • 084 是什么毁灭了优秀公司?
    084 是什么毁灭了优秀公司?

    很多书都在告诉你怎样使公司基业长青,但是一旦你成功了,就一定要时刻铭记:此时此刻的成功很可能就是一剂潜在的毒药。通用、福特、AT&T、柯达,都曾盛极一时,成为卓越企业的代表,然而它们却走向了失败。怎样才能避免衰败?赶在企业摧毁自己之前,发现毁灭企业的致命习惯,并将这些问题全部根除,然后,让你的企业养成所需的好习惯,培养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市场领导地位。 杰格迪什·谢斯所著《毁灭优秀公司的七宗罪》一书为你总结出毁灭优秀公司的七个习惯,也称“七宗罪”。谢斯指出:“公司在走向成功的同时,多会不自觉地养成一些坏习惯:如自欺欺人、傲慢、自满、竞争力依赖、竞争近视、数量沉迷和领地守护等。这些坏习惯一经形成,戒除很难,持续下去不仅严重阻碍公司的健康发展,而且容易导致公司的自我毁灭。” ·自欺欺人:神话、仪式和传统形成的桎梏。当...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36:25
  • 083 衰退与复苏
    083 衰退与复苏

    任何企业,无论规模大小,过去如何成功,其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衰退。企业衰退是许多复杂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其中一些普遍存在的因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由于领导方式的不当而使企业丧失竞争力、企业的自满情绪以及未能建立起必要的组织结构而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等等。 企业的复苏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难题。著名咨询专家厄威克·弗莱姆兹指出:“复苏之所以如此艰难,主要原因在于这时企业必须同时关注其发展的全部5个领域:市场和产品、资源、经营系统、管理系统和企业文化。”而在之前的企业发展与成熟阶段,企业只需关注一两个领域就行,这就使得衰退中的企业复苏的难度增大。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是现代生产线的开拓者,20世纪初便获得“汽车大王”的美誉。福特公司一百多年来曾经历多次衰退与复苏,其发展历程充满了起落辛酸。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

    免费试读
    2023-05-05 13:29:03
  • 082 优秀的企业应具备增长力、控制力、执行力
    082 优秀的企业应具备增长力、控制力、执行力

    刘顺仁教授把枯燥繁琐的会计学诠释得栩栩如生,从管理角度看财务,从财务角度看管理。他把策划、带兵打仗、后勤保障,与企业的投资、经营、融资活动联系在了一起。刘顺仁教授在《财报像一本故事书》一书中指出:“企业像一个鼎,靠三只脚支撑。任何一只脚折短,鼎就会倾覆。企业运营短期要靠经营活动顺畅,中长期要看投资活动的眼光;企业的运转靠融资活动使资金充足。” 刘邦之所以取天下在于用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张良善于策划,运筹帷幄。同样,企业的发展在于战略规划,其中投资活动决定企业未来能否成功,正确的投资能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不正确的投资可能使企业沦落。韩信善于带...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33:13
  • 081 优秀的企业都有宽大的“护城河”
    081 优秀的企业都有宽大的“护城河”

    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每座城市或城堡都有自己护城河,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可以保护城市免受外来的攻击。巴菲特用“护城河”(Moat)比喻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很贴切,他说:“我喜欢的企业是那种具有持久生存能力和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堡,四周被宽大的护城河包围,河里还有凶猛的鳄鱼。” “护城河”的含义其实很简单,如果一个产业很容易进入,企业可能就没有护城河;相反,如果一个产业很难打入和获得成功,你就会发现一些具有护城河的企业。优秀的企业都有宽大的护城河,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典范,他的选股原则充分体现了其护城河的理念。巴菲特相信,选择企业最关键的因素是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持久性如何。他所谓的持久是指企业要能保持竞争优势到未来。 人们往往认为优质产品、高市场份额、有效执行和卓越管理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优质...

    免费试读
    2023-05-02 15:41:35
  • 080 领导与管理有什么区别?
    080 领导与管理有什么区别?

    企业家至少有两种角色:管理者(Manager)与领导者(Leader)。管理者是在体系内运作,力求正确地做事;领导者则是规划体系,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注重速度和效率,领导者关注方向和效果;管理者关心“如何快速爬上梯子”,领导者确保“梯子是否靠对了墙”。管理与领导就像我们的左脑与右脑,二者缺一不可。左脑偏重于语言、概念、分析及逻辑推理等功能,是管理思维的来源;右脑则偏重于直觉、想象及综合等功能,是领导力的源泉。如果说管理侧重技术、手段、过程和方法,那么领导则侧重人文、目的、结果和艺术,更加关注人的潜能、人的激励和发展。管理与领导主要区别概括于下表。 被誉为“领导力第一大师”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说:“管理者试图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者却努力解放人与能量。”这句话道出了管理与领导之间的辩证关...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29:22
  • 079 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079 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缺乏足够的经理人是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领导者往往临时抱佛脚,揠苗助长,把不称职的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在很多企业的运营中,领导者过于注重业务拓展而忽视人才培养。更糟糕的是,很少领导者能认识到各个层级的经理所需的技能和理念是存在差异的,他们也很少意识到不同层级的经理所需要的培训是不同的,其结果造成许多经理都以错误的方式工作。例如事业部总经理花大量时间争取客户,而不是制订有效的业务发展战略,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再如,一线经理只顾自己完成任务而忽视管理他人,这样不仅造成部门的绩效不高,还会给员工造成负面影响。杰克·韦尔奇说过:“在你成为领导以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以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 拉姆·查兰在《领导梯队》一书中提出了领导力发展6个阶段的领导梯队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实用的人才培养...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28:13
  • 078 领导力是天生的吗?
    078 领导力是天生的吗?

    领导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是大家经常争论的问题。有些人的确天生就具有领导者的某些特质,比如有激情、能激励他人,愿意去承担、去负责、去决策。这些特质有助于他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的确有一些人生下来就具备成为领导人的特质,但是这样的情况只是少数而已。领导力是一种必须经过不断学习的过程。” 领导力,就是那些可以对他人施以积极影响的行为模式,包括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及控制力等。事实上,与领导力直接相关的很多性格特征,都是后天学习与努力的结果。要想获得它们,更重要的依赖于你是否愿意真正采取行动来实现这一切。生活与工作的各种经历对人们的行为模式、价值体系、道德信念和信仰追求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也正是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一个人的性格逐渐形成。 统计数据表明...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25:45
  • 077 科学家的企业还是企业家的企业?
    077 科学家的企业还是企业家的企业?

    办企业的人都是三位一体的,兼有企业家(“企先生”,Mr.E)、经理(“经先生”,Mr.M)和技术专家(“技先生”,Mr.T)3种心态。“企先生”是预言家、梦想家,体现创造心态;“经先生”讲究实际,没有“经先生”,也就没有计划,没有秩序;“技先生”是实干家,喜欢自己动手,他认为东西不是梦想所能得到的,而是做出来的。 如果有人“企先生”“经先生”“技先生”这3种心态全部具备,他就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人:“企先生”可以放手开拓他感兴趣的新领域;“经先生”可以不断巩固经营据点;“技先生”可以专心做他的专业技术工作。很可惜,事实表明,办企业的人很少具有这种平衡心态。 企业家的典型思维是认为企业是一个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共同促成了预期结果的产生。而技术专家的思维比较狭窄,他以有限的眼光观察事物,主要局限于正在做的工作,走一步看一...

    免费试读
    2023-05-02 11: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