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每隔7到10年就会彻底更新一次,但人的思想、个性似乎很顽固,并未随之做太多改变。人总是自以为是,往往在受到重大打击时才思考改变。 在早期成长阶段,我们完全依赖于他人而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谋求独立,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思想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在我们谋求独立的岁月中,我们每个人都必然会持续追问“我是谁”这一身份(认同)问题。从青春期开始,我们都会经受“身份危机”。当一个人在行动中感知到他的“自我”,思考着自己的想法时,独立便开始了。 弄清“我是谁”、做好人生的“定位”并非易事,它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的过程。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未必能认清“我是谁”,稀里糊涂、随波逐流地过了一生。 35岁以前我也是如此。命运好像老作弄人似的,我很偶然地来到了北京,很偶然地进入胶黏剂领域,很偶然地出版...
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疤,也许我们能记得伤疤是如何形成的,比如烫伤、割伤、摔伤、撞伤、砸伤、被人打伤等等,可能我们大都忘记了当时的疼。这就是中国谚语所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人们常用“好了伤疤忘了疼”来形容一个人不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总是重蹈覆辙。 回想一下我们的成长经历,不断地在同一个问题上重复犯错误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即使我们曾经被某些过失深深地触动,但有时同样的错误却依然会卷土重来。 比如,曾经因贪吃甜食而身体发胖,就决心不再吃甜食而加强锻炼,可体重减下来以后,又开始吃甜食,身体锻炼也没了。 比如,曾经因熬夜、久坐、迷恋网络搞坏了身体,就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可是病好了不久就忘了,照样久坐、熬夜。 比如,之前说了不该说的话,伤害了人,觉得很不对,可后来还是说类似的话。 ...
《黄金分割哲学:完美人生的最佳选择》文章发布后,读者黄德森留言很受启发,希望我写一篇关于九宫格之类的文章,内容融入政治、哲学、易经、军事运筹等方面的内容。这个题目太大,很难用一篇短文表达清楚,本文仅就九宫格和《易经》谈谈自己的看法。 回顾自己50余年的人生,我觉得自己受益最大的:一是西方精密的自然科学,二是东方具有神秘色彩的哲学。前者成就了我的事业、实现了财务自由,后者(儒、道、释)使我安身立命、身心两安。 年轻时我曾读过《易经》、《推背图说》、《梅花易数》以及手相、面相、属相、星座等方面的书,有时也免不了尝试一下卜卦,但当从我认识到“善易者不卜”之后,就再也不迷恋预测了。 如今,我倒觉得算命先生有时起到了心理医生的作用:当人遇到难事、一筹莫展时,算命先生像是给出了逢凶化吉的方法,人因此而获得了强大的心理支...
“思想者札记”公众号于2018年1月创立,如今已经4年了,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祝大家2022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思想者札记”文章内容定位在“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宗旨是“思想碰撞,心灵互动,为读者提供一个精神家园。”目标读者定位在知识阶层,以中青年、大学生为主。 “思想者札记”坚持原创,2018年创建之初,主要由我一个人发表文章,每周1篇。后来,我鼓励其他作者写稿,2019年开始,“思想者札记”改为每周一、三、五晚上20点发布3篇原创文章。 4年来,李鑫淼、孙杨正、张勇、孙东健、李东哲、马德刚、陈力超、王一飞、王雪峰、韩涛、施璐佳、孙惠民、程金奎、曹智、周向阳、陈铭、曲均峰、杜海、刘俊杰、李江涛、王贤胜、张长安、许金成、王久东、陈军、张传勇、蒋俊、崔二虎、杜鹏、刘兰兰、张琪、...
我阅读《红楼梦》,主要看三个版本:第一个是程乙本《红楼梦》,程本的好处是全书有始有终,前后文字较少有矛盾抵触,语言也流畅,便于一般读者阅读;第二个是带“脂评”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钞本),“脂评”披露了许多曹雪芹家世史料和80回后不同于程乙本的佚稿线索;第三个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简称“艺研院本”),这是一个综合本,前80回使用庚辰本,并参考其他脂本,后40回使用程本,是目前阅读人数最多的版本。下面介绍一下我读《红楼梦》的方法,也是给喜欢《红楼梦》的读者的一些建议。 1.拎起几条“藤”,读懂《红楼梦》 《红楼梦》人物和情节错综复杂,就像攀墙藤一样纵横交错,让人理不清头绪。但只要从“根”拎起,就有提起一根带起一片的作用,拎起几条“藤”,就能读懂《红楼梦》。 ...
近期收到河北许德忠先生的微信,让我介绍一下《诗画品红楼》一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我对《红楼梦》作者和主题的认识、我读《红楼梦》的方法,希望给喜欢《红楼梦》的朋友提点阅读建议等。盛情难却,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阅读《红楼梦》的感悟,就上述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红楼梦》的魅力所在 我最初结识《红楼梦》是小时候看越剧电影《红楼梦》,由于小孩子对戏剧不感兴趣,也不会认真去看,只记得《红楼梦》里面有个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对《红楼梦》真正感兴趣是看了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我深深地被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吸引,看了电视剧之后开始阅读《红楼梦》原著(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看完《红楼梦》原著之后,我发现书中许多人物的结局与连续剧的结局大相径庭,于是我查阅资料,得知民国时...
从策划到出版,历经4年,《诗画品红楼》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诗画品红楼》是集体智慧的结晶,13个省市的60余位作者参与了创作。中国红学会副会长赵建忠教授、知名作家郑尚可老师为本书写序并给与高度评价。 《诗画品红楼》全书共收入清代最具代表意义和最高艺术水准的《红楼梦》插画340幅,配有本书作者及清代文人撰写的诗词600余首、品评210则。“诗”、“画”、“品”相结合,旨在让《红楼梦》爱好者尽快看懂故事梗概、人物演绎,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 本书图文并茂,诗情画意,是一部全面体现《红楼梦》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的创新性作品,既对读者,尤其对年轻读者阅读与深入理解《红楼梦》原著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又能让读者领悟名著的思想价值和感受名著的语言魅力,具有重要的欣赏、珍藏价值。 作为《诗画品红楼》的第一主编,我给大...
提起福山,人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他的“历史终结论”。在1992年出版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中,福山表达了这样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自由民主制”代表了人类政治文明最后的形态,而“自由民主制”下的布尔乔亚(资产阶级)则代表了“最后的人”。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出生于1952年10月,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舒华兹讲座、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师从塞缪尔·亨廷顿,曾任美国国务院思想库政策企划局副局长。 1992年,福山的第一本著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简称《终结》)让他一举成名。很少有一本书的命运,像福山的《终结》那样,自1992年出版以来,曾经赢得了众多的掌声,也尝到了众人扔来的“臭鸡蛋”。 历史怎么会终结于源于西方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书中指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上述词句本来是描写爱情和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断章取义”用以表现事业和治学,赋予它们更深刻的内涵,足见王国维学问之大。 对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很多人扩展为“读书三境界”、“治学三境界”、“人生三境界”等等,大部分人把这“三种境界”解释为: 第一境界:心系爱人(本意)——树立目标; 第二境界:为伊憔悴(本意)——坚持不懈; 第三境界:她现身旁(本意)——终有所获。 这样的解读并没有什么错。但我...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书籍和书店未来会消失吗?》的文章,是一次去王府井书店,发现书店变成了“百货商店”而发出的感慨!主要思考的是书籍和书店会不会消失的问题。 书籍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尽管书籍的形式不断变化,从竹简、羊皮卷到纸质书,再到今天的电子书,未来肯定还有别的形式。广义而言,我相信书籍将会永远伴随着人类。 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书籍生命力的问题。比如,哪些书籍会昙花一现?哪些书籍会与世长存?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从认字开始,到你大学毕业或刚参加工作,你读过的书如今还有几本还保留着? 先说说我吧,作为60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经35年,搬过几次家,每次搬家都会扔掉一些书籍。截至大学毕业,我读过的书目前还保留着的仅有3本,哪3本?为什么没有扔掉?卖个关子,...
大学期间学习英语,当我第一次读到Samuel Erman(塞缪尔·厄尔曼)的Youth(《青春》)时,就被这篇仅有248字的英语短文深深地吸引,当时是作为英文背诵文选来背诵的。这篇散文诗有5个自然段,短小精悍,哲理深刻。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也非常优美。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文章开头一段,用隐喻、对照、排比方式,给青春做了一个全新的阐释。在人们的观念中,青春不过是十五六岁到三十几岁的这段年轻岁月,而塞缪尔·厄尔曼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式,认为“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文章开门见山,音韵铿锵。整篇文章句子结构整齐,节奏明快。 接下来的两段,塞缪尔·厄尔曼进一步阐述“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
读《庄子》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阅读时,你会对庄子顶礼膜拜,还想与他辩论。一个“庄生化蝶”故事,就让你醉生梦死,够你凄美地思考一生;“鲲鹏展翅”的故事,则使你渺小的自我升华了一回;而大树“无用之用”的故事,更使你在迷茫中有了大解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开篇就有这样的气势,雄浑绮丽,激发人的无限想象空间。 庄子的想象力、思绪和浩然之气挣脱了人间,其文汪洋恣肆,气势壮阔,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庄子》具有极高的哲学和文学价值,别的不说,出自《庄子》的成语就有200余个:如望洋兴叹、甘拜下风、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栩栩如生、沉鱼落雁、贻笑大方、井底之蛙、东施效颦、朝三暮四、螳臂当车、害群之马、大梦初醒、昭然若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