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可用第三方注册登录,可直接用手机注册,登录后支付需要的课程。

返回
会员注册

  • 028.拼音文字与象形文字
    028.拼音文字与象形文字

        文字的差异是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的根源之一。   与西方印欧语系相比,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确不严密,但这决不是废除汉字的理由。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技术非常发达,曾孕育出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几百项重大技术发明。科技史专家李约瑟( 汉字的直接表意功能潜移默化地暗示中国人不断地跟现实相结合,汉字的具象性使中国人从整体角度看问题,从而发明出一些非常实用的东西;而对于抽象的纯粹符号类的理论思考,因为与现实生活有距离,容易被忽略,由此导致中国人技术超前,理论滞后。方块汉字不仅表音,而且还能表形、表意,它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便于将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而拼音文字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48:50
  • 027.曲与直:中西方艺术比较
    027.曲与直:中西方艺术比较

        中国和西方在绘画、音乐、建筑、园林、文学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写意与写实、含蓄与直露、曲线与直线之别。   欧洲的山和城堡,怎么看都像一幅油画,厚重、精细、气势磅礴;中国江南的水和亭阁,怎么看都像一幅水墨画,飘逸、潇洒、似梦似幻。 中国和西方在绘画、音乐、建筑、园林、戏剧、诗歌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写意与写实、含蓄与直露、曲线与直线之别。 西方的油画强调空间体积和光影色彩,讲究透视法、解剖学,讲究立体感,重写实,像真的一样,可以走进去,突出的是理性精神。中国水墨画注重线条,主张“以形写神”,重写意,追求超然物外的自由心境。顾恺之画人物“三年不点睛”,人的全部神态全在人的眼睛之中。“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47:21
  • 026.东西方情人节的不同
    026.东西方情人节的不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   小时候住平房,每年夏天的夜晚,家人都会躺在房顶上乘凉。微风徐徐,星空灿烂,令人遐想。遥望着天上浩瀚的银河,听奶奶讲那牛郎织女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诚实善良的男子名叫牛郎。父母去世时,他还是一个孩子,狠心的嫂子把他赶出了家。他独自一人,放牛为生。有一天,天上的仙女织女爱上了他,下凡到人间偷偷地和他结了婚。“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牛郎织女过着幸福而甜蜜的生活,并生有一双儿女。但好景不长,织女的行为被天庭发现,并触怒了王母,于是王母下令将织女捉回,牛郎披上牛皮带...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45:54
  • 025.“乌鸦嘴”与“喜鹊叫”
    025.“乌鸦嘴”与“喜鹊叫”

        西方媒体以负面报道为主,可以称为“乌鸦嘴”;而中国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可以称作“喜鹊叫”。   乌鸦和喜鹊是两种常见的鸟,它们形态相似,同属一科,但给人的印象却截然不同。乌鸦全身黑色,长相丑陋,其“啊啊”的叫声,给人一种凄凉、悲伤之感;而喜鹊的羽毛黑白分明,尾巴较长,长得喜兴,其“喳喳”的叫声节奏感很强,悦耳动听。人们通常认为,“喜鹊叫”是“报喜”,而“乌鸦叫”是“报忧”。喜鹊“喳喳喳喳”的叫声寓意“喜事到家”。而乌鸦凄凉的叫声象征着霉运,很不吉利。 联想到中西方媒体,西方媒体以负面报道为主,强调“反常”和“冲突”,热衷于揭露阴暗面,以“报忧”为主,可以称为“乌鸦嘴”;而中国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注重积极、和谐,着力于反映光明面,以“报喜”为主,可以称作“喜...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44:32
  • 024.不同进食方式背后的文化
    024.不同进食方式背后的文化

    不同的进食方式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   世界上的进食方式主要有三种:筷子、刀叉和手指。用筷子进食的人主要分布于东亚大部分地区,如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用刀叉进食的人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而用手指抓食的人多是在印度次大陆、中东、非洲等地区。 不同的进食方式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手指文化圈最大,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大约40%,筷子文化圈与刀叉文化圈各占大约30%。饮食文化的差异和文化上的差异是一致的。 卢茂村在《筷子古今谈》(《农业考古》2004年第一期)提到,1924年2月,中法大学董事会在法国里昂召开,中方董事长邀请法方董事长——巴黎大学教授欧乐吃中国菜。欧乐见席上放的筷子和汤勺,便对蔡元培说:“你们中国人用筷子不用刀叉,不方便吧?”蔡元培笑着回答:“早在三千...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42:39
  • 023.“和谐文化”和“竞争文化”
    023.“和谐文化”和“竞争文化”

        人类要想“可持续性发展”,应该跨越中西方,科学地将和谐和竞争有机结合发展成为一种“和谐竞争世界新文化”。   谈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提出“和谐文化”和“竞争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偏重于和谐,西方文化偏重于竞争。下面就二者产生的根源、文明成果、危机与前景谈谈我的看法,最后提出一种跨越东西方的“和谐竞争世界新文化”。 思维方式的不同,最终决定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和谐文化”的思想根源在于“天人合一”和“整体论”的思维模式,而西方“竞争文化”则源于“物我二分”和“原子论”(“机械论”)的思想。 发源于西方的主流科学总是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基本组成单元来研究,即以“还原论”和“机械论”为基础;而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科学则是把复杂的事物看成整体...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41:23
  • 022.“非此即彼”与“求同存异”
    022.“非此即彼”与“求同存异”

        西方人主张“一分为二”,喜欢从个体对立看待事物;中国人强调“一内涵二”,喜欢从整体和谐看待事物。   中国人与西方人,无论从表面还是内心都存在某些不同。就拿名字和邮件 name)后姓(Family 名字和地址这些表面上小小的不同,其实隐藏着中西方思维方式大的不同。中国人重视整体,西方人偏重个人;中国人大处着眼,西方人小处着手。西方人看问题往往是由近到远,中国人则由远到近。,喜欢从个体对立看待事物,思维方式往往是“非此即彼”(Yes or No),游戏规则由优势者主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人强调“一内涵二””(Both…and)。有矛盾设法化解,有问题权衡利害,趋吉避凶,寻找合理的平衡点。表达常常含糊, “不一定”、“随便”、“看看再说”成了...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40:12
  • 02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02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华文化是内陆文化,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二者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国和欧洲不同的地理和生存环境。   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最具典型意义、最具有影响力的应该是发源于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源于希伯来、希腊和罗马,历经中世纪基督教的千年熏染,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基本定型,到启蒙运动和工业化时代发展成熟。它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以理性和科学为核心,重视个人发展,重视“物我二分”,重视民主法制,具有冒险进取精神、个人奋斗、扩展征服、功利价值和金钱崇拜等特点。 中国文化则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发展不间断的文化。它以人伦为出发点,以礼仪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强调人际伦理,重视“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具...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38:19
  • 020.西方将主宰多久
    020.西方将主宰多久

    21世纪应该是东方的世纪, “天人合一” 的思想将有利于人类可持续性发展。   15世纪以来,西方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宰。西方何以主宰世界?西方将主宰多久?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伊恩·莫里斯所著《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从一位西方学者的视觉对比分析了东西方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认为无论从种族论、地理论,还是政治论、技术论,任何单一原因都不足以解释西方何以主宰世界。作者对未来的预见也值得参考,他认为,首先西方绝不可能永远主宰世界,二是未来东西方的分别将消失,三是中国的发展前景值得关注。 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东西方发展水平并驾齐驱。公元前500年前后的几个世纪被称为“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思想的重大突破时期。西方的古希腊产生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伯来有犹太教的先知;东...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26:24
  • 019.“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019.“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通常是指经济社会中市场的力量,而“看得见的手”则是指政府的干预。    “看不见的手”通常是指经济社会中市场的力量,而“看得见的手”则是指政府的干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为我们描绘了“看不见的手”的无穷魅力,即市场机制所能达到的完美境界:“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获得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自己的安乐。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他在追逐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亚当·斯密“看不见...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23:18
  • 018.美国民众持枪的逻辑
    018.美国民众持枪的逻辑

        每一次恶性枪击事件爆发之后,美国社会各界就会激烈讨论是否要对枪支的使用和买卖实施更严格的管制,但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频繁爆发的枪击案,引发人们思考美国民众持枪背后的逻辑。我是30年前第一次从一位同事那里得知美国民众持枪缘由的,这位同事用北京话来说是位“大侃”,好像无所不知,谈起美国眉飞色舞,说起美国民众持枪问题更是趾高气扬;“美国的伟大不仅在于其人民享受充分的民主和自由,还在于民众可以自由持枪,在政府独裁时联合起来推翻暴政。”美国民众持枪的确是美国宪法所赋予的权利。美国的建国者们认为,为防止政府作恶,应允许人们持有武器,以让人民有反抗强权政府的可能。民众持枪被认为是保卫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最后的一道防线,是人民自治、地方自治、地方平等的坚强后盾。 美国...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21:43
  • 017.500年河东,500年河西
    017.500年河东,500年河西

    盛极而衰,衰极而盛。   中国的《易经》、西方的“经济时钟”和周期理论,都强调盛极而衰,衰极而盛的道理。美国堪萨斯大学惠勒(Raymond H. Wheeler)教授,穷尽一生研究经济循环,他于1951年提出东方兴起说,其后由杜威(Edward Dewey)整理,并于1971年出版《周期:引发事件的神秘力量》(Cycles: The Mysterious Force that Trigger Events)一书。 根据惠勒的“经济时钟”理论,基于地球轴是倾斜的,气候总是有规律地出现由冷至暖、由干到湿的循环,一个完全的气候周期,长达1000年。很多文献证明,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气候又干又冷。而每一次的1000年周期的完成,都会迎来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的革命。如公元前6世纪前后气...

    免费试读
    2022-06-04 16:18:10